這些我都聽過⋯門診常遇到的錯誤飲食,不要再輕易嚐試了!
#抗癌飲食 #網路謠言
[分享]斷食法餓死癌細胞?抗癌飲食別再輕信網路謠言
一、斷食法餓死癌細胞?
網路盛傳以禁食或斷食可以餓死癌細胞,或抑制癌細胞分裂,飢餓療法真的有用嗎?答案是沒有用。病患要積極接受治療,就需要有體力做後盾。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表示,身體細胞需要足夠營養素,才能正常代謝,如果採用禁食或斷食法,身體細胞會受影響而無法正常運作,反而更容易受癌細胞攻擊,因此不建議斷食,「這種方法不會餓死癌細胞,反而會餓死你自己。」
二、生酮飲食能抗癌?
坊間許多治療或預防癌症的飲食,不乏由博士、醫師提出,但極大多數的說法並沒有臨床試驗證實其抗癌效果。蘇秀悅主任建議,只要覺得與正常飲食有所矛盾,或只單吃某種食物,最好謹慎看待。
生酮飲食的論點是,醣類是癌細胞的熱量來源,斷絕醣類(澱粉、蔬果、水果)就能抑制癌細胞。然而蘇秀悅主任卻點出許多信從者忽略的問題:「沒了醣類,癌細胞可能就去攻擊正常細胞,轉化為癌細胞的能量,」
蘇秀悅主任提醒,資訊爆炸時代,各種抗癌飲食法充斥網路,採用之前應先與醫療團隊討論。吃和愉快的情緒有關,情緒好、荷爾蒙分泌正常,也能防癌、抗癌。與其吃得痛苦,效果又未知,還不如回歸天然的均衡飲食,讓生活輕鬆一點。
三、罹癌不能吃肉、吃蛋、喝豆漿?
「我碰過有些虛弱的病人來問我,要補充什麼營養品才好,後來發現,她們完全不吃蛋白質食物,如肉類、豆類,甚至連蛋都不敢吃,1、2個月下來就營養不良。」
蘇秀悅主任強調,防癌飲食並非沒有蛋白質的飲食,蛋白質應該要足夠但不過量,選擇蛋、白肉(如雞、魚)或豆類(如豆腐、豆漿),避開紅肉、加工肉品如香腸、火腿等,讓身體獲得適量蛋白質,才能產生免疫力。
四、正確的癌症飲食究竟該怎麼吃?
蘇秀悅主任表示,正確的癌症飲食依每個人的癌症階段和營養狀況而有不同建議。若營養良好,採一般均衡飲食即可,並非都要吃營養品。癌症的飲食大致可分為三階段:
治療前:剛確診罹癌,可能情緒低落、食慾差,這時需儘快恢復正常飲食,盡可能均衡、充足,打好身體基礎,以應付後續治療。假使體重已經開始減輕,就需要額外補充營養品。
治療期:以熱量和蛋白質為主,能吃就多吃。治療期間可能因化、放療影響進食途徑,或有噁心、嘔吐、腹瀉等副作用,飲食上就要因應副作用做調整,比如口腔黏膜發炎,準備餐點時就要選擇柔軟或攪打過的食物。必要時應由醫療團隊協助減緩副作用的困擾。
治療後:治療期間難免體重減輕,恢復期就要把體重回到治療前的原點,這時候要努力加餐飯,不要求非得健康飲食,最重要的是吃得下,好讓體重能回升。
五、追蹤期可以恢復舊有飲食?
六、癌症治療後,都需要高熱量飲食、增加體重?
七、一定要杜絕外食、在家自煮才健康?
---------------
我吃故我在!!